聚焦精彩瞬间,展现教学风貌——浙大一院教师节摄影大赛作品展




 d7359f1b00ea66dd447d2b71877b351.png


2024年浙大一院教育大会来临之际,浙大一院教学部与工会联合举办的“教学承传,师道温度”摄影大赛已圆满结束。本次比赛吸引了众多教职工的踊跃参与,作品记录了教学过程中生动精彩的瞬间,展现了我院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经过我院摄影协会多位资深专家评选,最终一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佳作。


微信图片_20241025150938.png

 

在这张题为“无声的守望”的照片中,教学部主任陈韶华宛如一位无形的守护者,静静地驻足于巡考窗前,目光如炬,专注地注视着技能操作考核的每一个细节。窗外的阳光轻柔地洒落,勾勒出她严谨而坚定的轮廓,仿佛在诉说着责任与使命。此刻,她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心灵的引导者,以无声的方式传递着对医学生的期许和信任。每一次凝视,都如同一声无言的激励,激荡着学员们的心灵,鼓励他们勇敢追求卓越。在这份静谧中,潜藏着深厚的教育情怀与对生命的无尽敬畏。正是这种默默的守望,成就了未来医疗界的栋梁,谱写着一曲生命与责任交织的赞歌。

 

微信图片_20241025151001.png


 麻醉科钟雪莱医师在周燕丰主任的指导下,在手术室中指导来自不同国家的住院医师团队。身为医者,不仅仅是在救治患者,更是在传承医术与责任。在跨文化的医疗团队中,知识与经验的无国界传递显得尤为重要。这张照片不仅象征着国际医疗合作的紧密,也体现了中国医生在全球医学教育中所扮演的桥梁角色。在手术台旁,他们共同学习,探索,未来这些年轻医生将把今天所学应用于世界各地的临床实践,造福更多的患者。


微信图片_20241025151045.png

 

检验科孔海深主任正在带领年轻的住院医师们进行实验室教学。桌面上整齐排列着大量培养皿,象征着微生物检测与医学研究的核心工具。画面中的每一位学生都穿着无菌手术服,佩戴口罩,专注地聆听导师的讲解。导师手中握着一个培养皿,详细讲解其使用方法与背后的科学原理,学生们目不转睛,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医学探索的求知欲。这不仅是一堂简单的实验课,更是医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刻。培养皿里的微小世界,折射出医者心中的责任与使命。照片所传递的,是师生在科研与临床实践中的默契配合与相互成长,完美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理念和医学传承的深厚内涵。

 

微信图片_20241025151050.png

 

该照片拍摄于一次普通的周五临床技能(腰椎穿刺)培训课后,即将结束为期一周神经内科见习的同学们突然很神秘地和神经内科李亦老师说:老师,我们给你准备了一份小心意。面对此情此景的带教老师第一反应及内心OS是:可不能随便收同学们的东西呀,会犯错误的。紧接着同学们从书包里拿出一张送给老师的奖状,上面写着:最美最佳带教老师。老师很是感动,以往会习惯性地认为奖状总是老师发给学生的,第一次从学生手中接到奖状,这背后是孩子们对老师教学工作的认可。老师也会带着同学们的这份奖励,戒骄戒躁,再接再厉!

 

微信图片_20241025151104.png 


这张照片生动展现了超声科医生袁婷婷手把手教授肾内科医生B超探头使用方法的场景,鲜活地诠释了医学教学中的跨学科合作。画面中的超声科医生正一手把探头放在肾内科医生的手腕上,一手指向屏幕,细致地讲解B超探头的使用手法。肾内科医生们围在设备旁,认真聆听并观摩演示,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次教学不仅是技术上的传授,更是一次跨学科的深入交流与合作。通过这类跨专业的学习,肾内科医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超声技术,将其运用到日常诊疗中,提高临床诊断的精确度。照片中紧密的互动场景体现了医院内部科室之间协作无间,展示了医生们在医学知识传播中的无私与专注,共同推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微信图片_20241025151115.png 

 

西方才杰数马俊,尼罗河畔降英名。
舟车万里赴中华,精习口腔日夜勤。
朝携卷出衣沾露,暮霜凝发方始归。
四载春秋驹过隙,临床实习新程征。

杏林春暖浙附一,七十八载淀辉煌。
医术精湛誉华夏,专家云集美名扬。
马俊心向浙一行,医道求学梦未央。
希冀习成悬壶技,志佑苍生保安康。

漫漫异国求学路,文字种族双重关。
临床实习多险阻,不畏苦困志更坚。
幸遇口腔良师群,言传身教品为先。
马俊技艺日渐精,师颜悦然心自欣。

桃李花叶满芳庭,静谧园中似时凝。
无影灯下花带叶,师承如雨润叶青。
一带一路宏图略,百年卧薪志复兴。
桑田万年成沧海,此生不忘浙一行。

 

 微信图片_20241025151127.png


经历了一天忙碌的临床工作后,肾内科韩飞主任正带领着医师们进行晚查房。夜幕降临,微弱的灯光映照着他们专注而愉悦的面容,仿佛将这平凡的夜晚变成了一场充满温暖与活力的医学交流盛宴。对于这些刚结束繁重工作的临床医生来说,仍能在夜晚坚持学习并保持高涨的热情,实属不易。韩主任用幽默的语言与生动的案例激发着医师们的思考,让每个人在严谨的医学探讨中感受到团体的温暖与友爱。这一幕不仅体现了专业知识的传承,更展现了医师之间深厚的情谊与无尽的热情。正是在这样的欢乐氛围中,医师们不断成长,追求卓越,坚定了他们在医学道路上奉献与探索的信念。

 

微信图片_20241025151139.png


  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带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汇聚于此。内分泌科的老师们,用耐心与智慧,播撒知识的种子,呵护着每一个成长的心灵。课堂上,师生互动,思维的火花碰撞;课后,欢声笑语,情谊在交流中升温。他们的笑容如同璀璨星辰,在文化的交融中绽放出绚烂光彩,他们无疑是全世界最可爱的人!


微信图片_20241025151152.png

 

这是浙大一院“肾临其境”临床思维提升课程的现场画面。该课程旨在通过情境模拟和跨学科会诊案例,提升年轻医生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图中参课学员与授课老师沈晓琦积极互动,手举字母牌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和教学的互动性。这不仅增强了医师们在实际工作中跨学科沟通的能力,也为授课教师带来了教学相长的体验。课程自开设以来,深受学员喜爱,和其他“浙一金课”一起成为浙大一院教学改革实践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医学教育的记录,更是对师道精神的致敬。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浙大一院教师们不懈的努力与奉献。他们在课堂、手术室、病房中,用行动诠释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深刻内涵。让我们一同为这些作品点赞,感受教师特别时刻的温度与感动!

 



 

文 ·陈俊妍      

审核 · 徐莹 陈韶华

 


联系方式

扫描关注公众号

联系电话:
010-53608837

邮箱:
dai@meetingchina.org
amy@meetingchina.org

服务时间:9:00~18:00

服务热线:
010-53608837

市场与媒体合作:
dai@meetingchina.org
amy@meetingchina.org

在线咨询